东方评论:伊朗在印巴冲突等问题上堪比“49年加入国民党”之“迷之操作”,是否意味着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或已无法理事?|2025-05-20

伊朗在印巴冲突等问题上堪比“49年加入国民党”之“迷之操作”,是否意味着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或已无法理事?

 

【新闻报道】

 

5月16日,伊朗一位高级顾问表示,伊朗准备与特朗普政府签署一项有条件的核协议,以换取解除经济制裁。他表示,伊朗将承诺永不制造核武器,销毁其可用于武器化的高浓缩铀库存,同意只将铀浓缩至民用所需的较低浓度,并允许国际核查人员监督这一进程,以换取立即解除对伊朗的所有经济制裁。

 

【讨论纪要】

 

在菲参议院中期选举问题上自作聪明玩“关键少数”,令特朗普政府炒作“中美围绕台湾问题达成大交易”之阴险图谋不攻自破

 

在回顾正式开始前,我们就特朗普政府在操纵菲律宾国会中期选举问题上玩的小伎俩做一些补充。

 

现在,菲律宾中期选举初步计票结果出炉。原本看似是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两强相争的局面,却被第三股势力阿基诺家族强势搅局,最终形成“6:5:2”的参议院席位格局。

 

选举前,不少西方媒体都认为马科斯阵营在参议院改选中至少能夺得9个席位。然而,从初步计票结果来看,马科斯阵营胜选的参议员候选人只有6人。这一结果充分说明马科斯的民望十分低迷。

 

杜特尔特阵营这边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排名第十的菲亿万富翁之女卡米耶·维拉尔支持杜特尔特家族,使得他们拿到了4个席位。但对于杜特尔特之女莎拉而言,这距离她避免被弹劾所需的9人支持还相差甚远。中期选举后,参议院就要针对她的弹劾案进行表决,要想保住副总统的位置,她至少需要得到9个人的支持。而在这次改选的12席中,只有4人属于杜特尔特阵营,未改选的席位中也仅有1人明确支持杜特尔特。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绝无翻盘的机会。资料显示,未改选的参议院12席中,绝大部分虽然没有明确支持杜特尔特,但也未站在马科斯阵营这边;另一方面,莎拉超高的民调支持率以及杜特尔特家族在地方选举中的出色表现,都表明菲民众更愿意相信杜特尔特家族。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拘禁在海牙的杜特尔特,这次在狱中高票当选达沃市市长。尽管无法履职,但这足以说明他在菲律宾国内拥有相当高的支持率。

 

此次选举的另一个意外是阿基诺家族的重新崛起。实时计票结果显示,排在第二的是巴姆·阿基诺,他来自菲老牌政治势力阿基诺家族,其堂兄正是菲前总统阿基诺三世。巴姆·阿基诺和他的盟友潘吉利南都成功当选参议院议员,并且得票率都不低。

 

通过上述细节描述大家不难看出,特朗普政府是如何操纵菲律宾议会中期选举的。一方面,让马克斯家族的对头冤家,杜特尔特家族在选举中获得较高民意支持,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其有意在实质性让渡西太(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军)的问题上予以配合,但又通过曾出过阿基诺三世这样“反华亲美总统”的阿基诺家族作为“变量”使得“实质性让渡西太”这件事儿被悬在半空。这是对此前我们评估南海方向,菲律宾问题后续发展还可能有所变化的进一步佐证。

 

但在我们看来,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政治伎俩并不高明——如果真如特朗普政府炒作的那样,中美双方围绕台湾问题进行了某种交易,那么菲律宾问题还有搞此种政治小伎俩的必要吗?正因为菲律宾问题没有日本问题那么敏感,才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中美之间又怎么可能在比日本问题更敏感的台湾问题上进行交易?

 

无论是日本问题,还是台湾问题,都涉及实质性让渡西太的核心问题,也都属于摊牌性质的问题,如果美国现在阻止日本极右政府完全停止排放核污染水,承认琉球群岛不属于日本,尤其是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恐怕第一个有动作的轮不到特朗普政府了,而是日本极右。他们会马不停蹄地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跪求饶。所以,操纵菲律宾议会中期选举的小伎俩自我戳穿了特朗普政府“中美双方围绕台湾问题进行交易”的炒作。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故意炒作“中美双方围绕台湾问题进行交易”的意图非常阴险,首先,妄图在各方面前制造中方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问题不可交易”不过是一句谎言;其次,中国和其他各方一样,同样是一个没有底线,什么都可以拿来交易的“帝国”;最后,向方方面面,尤其是欧盟和俄罗斯传递错误信号,中美已做“密谈”,且内容就包括如何拿欧盟和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如果你们不想成为“被交易品”,那就离中国远一点。这一手挑拨离间非常类似《三国演义》中“曹操抹书间韩遂”的桥段。

 

回顾苹果生产线迁出中国事件,不难再次看到美国历届政府,尤其是“特朗普-拜登-特朗普”时期,在对华政策上的一致性

 

5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明确表示,他不希望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在印度生产产品。特朗普还批评了苹果将生产线从中国分散至其他地区的做法,并敦促其将生产重心转向美国本土。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时候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让苹果、三星、富士康等公司迁出中国,迁到越南,尤其是印度。所以,让苹果迁出中国,迁到印度,是特朗普自己的决策,是特朗普让库克这样做的。当时的特朗普这样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以此为手段拉拢、利诱越南、印度这样的国家加入反华阵营。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次美国人虽然做得不如这次关税战那样直白、露骨,但却更加狡猾、阴险。当时的特朗普政府针对性地对某类商品,比如,芯片、手机等加征关税,使得这些公司以所谓“在商言商,虽然不听从政治的召唤,但要听从市场的召唤”,堂而皇之,甚至有条不紊的将生产线搬出中国。这还不算,以苹果为例,通过“不离开中国就将其从苹果配套供应链中剔除”为手段,企图强行将中国国内与之相配套的手机配件供应商迁到国外。如此看来,库克也并不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个“纯粹的商人”。也是在那段时间,网络上“越吹”“印吹”甚嚣尘上,大肆炒作越南制造、印度制造将取代中国制造等话题。

 

此外,特朗普第一任期做过的另一件性质恶劣的事情就是发生在2018年12月1日的无端抓扣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事件。这里插一句,从“孟晚舟事件”来看,西方做得并不高明。恰恰是由于这件事性质太过恶劣,导致当时中国国内的投降派无法张口。

 

拜登上台后,在特朗普对华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尽管在关税问题上没有太大动作,但明显加强了芯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对中国的打压和封杀力度。虽然其最终将孟晚舟女士放回,但其对华为的围剿更加凶残,举国之力,全球追杀,比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时候做得还要绝。值得一提的是,以苹果为例,其在整个外迁的过程中,并不是仅仅针对华为,而是要将整个手机关键供应链逼出中国,配合芯片封杀华为,使其不能生产手机的档口,欲将中国手机产业置之死地。

 

然而华为在中国政府坚定的支持下,凤凰涅槃,标志就是Mate60系列手机的横空出世。从那开始,还在国内艰苦支撑的手机供应链厂家“全面复活”!到此为止,特朗普制定,拜登上台后有所微调但继续执行的那套策略才算彻底破产。所以,Mate60系列手机是划时代的产品,国产的光刻机、芯片等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西方对中国所有的封锁基本打破。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卷土重来后,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不得不在战略上通过“甩锅”拜登政府为其与中国签下“城下之盟”找台阶。在战术上就落在了其对苹果CEO库克上述的那番指责上。当然,与此同时,特朗普也打了印度的脸——特朗普第一任期到第二任期,美国在“印度制造替代中国制造”的问题上忽悠了印度两次。

 

在西方资本利益的通盘考量中,如果具体形势需要,肢解印度可以作为战略选项之一

 

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是4月21日,现在不到一个月,特朗普翻脸如翻书,推翻了他对印度许下的承诺。为什么?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在“甩锅”拜登政府,“甩锅”苹果CEO库克,你们把事情办砸了的背后或是在暗示,包括苹果在内,你们应该到中东去。

 

当然,其中也内嵌了在特朗普眼中,库克或“库克们”非我族类之意——你们立场太不坚定,早早地跑到中国那边的这层意思。其中或也包括前不久来中国“讨饭”的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但在我们看来,也许库克和黄仁勋也有话说,难道特朗普家族成员在中国就没有产业吗?对此,恐怕特朗普无言以对;

 

而所谓“应该到中东去”,显然有给中东这些国家,比如,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画饼”之意。特朗普的意思无非就是,中国有“一带一路”,美国有“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2011年时提出,也被称为“美国版丝绸之路”)。至于芯片,AI,新能源车,美国也有。总之一句话:誓与中国试比高!看谁在“建设中东”的过程中更有效率,更卖力气。

 

此外,大家还应从特朗普指责苹果CEO库克的新闻报道中看到领娃I一层隐晦意思,那就是美国,或者说西方资本利益似乎正在放弃印度。因为这些“饼”以前都是画给印度的。

 

经过这一次印巴克什米尔交锋,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第一,西方资本利益大概率或不会像以前那样支持印度了;第二,印度或比美国解体的速度还要快(这次,印度在印巴冲突中遭遇严重军事失败,这会大幅激化印度内部矛盾。现在莫迪当局的日子很难过,印度已经出现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其公开真相,这首先是莫迪的政敌们希望看到的,莫迪的做法和内塔尼亚胡类似,想要集权,巩固,避免清算。如果莫迪政府继续挑衅,那么在中国军事上强力支持巴基斯坦的情况下,虽然还有断水尾巴没有处理,但中国得到了继续支撑巴基斯坦的支撑点。值得一提的是,莫迪政府又在威胁巴基斯坦,随时挑起战端。所以我们就通过藏南问题严厉警告印度,莫迪敢挑衅,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或者说,在西方资本利益的通盘考量中,如果具体形势需要,肢解印度可以作为战略选项之一。如果我们结合中方适时公布藏南地区有关地理名称规范使用一事综合观察,现在的印度显然同时遭到了中美的严厉警告。这首先是印度国家利益应该高度重视的,莫迪小集团的胡作非为正在严重损害印度国家利益。

 

对外政策如此反常的伊朗,其内部,包括哈梅内伊本人,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

 

类似印度这样处境非常尴尬的国家还有一个,那就是伊朗。

 

5月16日,伊朗一位高级顾问表示,伊朗准备与特朗普政府签署一项有条件的核协议,以换取解除经济制裁。他表示,伊朗将承诺永不制造核武器,销毁其可用于武器化的高浓缩铀库存,同意只将铀浓缩至民用所需的较低浓度,并允许国际核查人员监督这一进程,以换取立即解除对伊朗的所有经济制裁。

 

伊朗当局的对外政策再次摆向美国,欧盟。与此同时,中国和俄罗斯都有意无意地与伊朗保持距离。

 

伊朗变成今天这副样子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至少应从2020年1月3日,苏莱曼尼遭美军无人机袭击身亡开始算起。包括2024年5月19日,伊朗前总统莱西在一场直升机事故中遇难。这样大的事情最终只是以“该地区春季复杂的气候条件,突然‘浓雾’,导致直升机与山体相撞”为由草草了事。在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被颠覆后,伊朗当局抛弃了伊朗苦心经营多年的“什叶派抵抗之弧”,使得伊朗无论在什叶派穆斯林圈子中,还是在整个伊斯兰世界,或整个世界的威信受到极大打击。这些说明伊朗内部没救了。

 

2025年5月8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访问印度。飞机降落新德里不到24小时,一份名为《伊朗与印度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文件被双方外长签署。签署协议的时间正是印巴冲突的关键时刻,虽然伊朗外长表明其是为和平而来,也就是为调节本轮印巴冲突而来,但却在尚无国际公认引发本轮印巴冲突原因之报告出现的情况下,在印方悍然使用反人类手段动用“水武器”对巴基斯坦施压的情况下,一屁股坐在了印方一边。

 

伊朗如此着急调停印巴冲突的动机很清晰,无非是看到印巴关系迅速恶化,“巴基斯坦通道”稳定堪忧,伊朗在战略上遭到两面夹击。再加上中国采取“总体中立”偏向巴基斯坦(军事上支持巴基斯坦)的政治立场。

 

印方又同时装备有西方各类先进武器装备,包括美(禁止巴基斯坦方面使用美制武器,比如,“F-16”战机,但允许印度方面使用美制武器,包括卫星导航系统,而在政治上,印度是美国精心打造的一枚“棋子”,美国在第一时间于政治立场上就公开明确站在印度这边)、欧(法国海外最大军火市场,也是最有潜力的军火市场)、俄(政治立场“总体中立”偏向印度,在军事上支持印度,因为俄罗斯海外最大军火市场)、以色列(以色列在印巴冲突爆发后,公开对印度提供军事援助)等。

 

伊朗从心里往外对中国军事能力的不信任(至少伊朗认为中国的武器大多缺少实战检验)。何况,面对印方穷凶极恶地对巴基斯坦“断水”,巴基斯坦当局第一时间没有采取强有力的针对性的反击手段(这意味着巴基斯坦内部被严重,或更容易被“渗透”,至少伊朗认为巴基斯坦的情况比自己更糟糕),比如,威胁或干脆直接军事打击参与对巴基斯坦“断水”的印方水坝、水库,最终导致伊朗决策层在调停不成的情况下,印评估本轮印巴冲突将以印方胜利告终而选择站在了印度一边。

 

在我们看来,伊朗当局的战略误判无异于“1949年跑步加入国民党”。但在伊朗当局看来,这恰恰是“明智之举”。没嘴儿其正在盘算着如何通过印度这个“高枝儿”攀上美国人呢,以至于在外界看来,伊朗当局的决策过程显得有些着急。

 

问题在于,在整个世界的认知中,伊朗和以色列是死敌,然而却和以色列支持同一个印度。伊朗虽然信仰什叶派,但毕竟也是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虽然信仰逊尼派,但毕竟也是伊斯兰国家。何况,印度总理莫迪就是依靠迫害国内伊斯兰教信徒,挑拨利用宗教矛盾上位的。印度现在已经站在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对立面上,伊朗如此支持印度,岂不是自绝于什叶派穆斯林圈子?自绝于整个伊斯兰世界?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就算伊朗现任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再怎么软弱,也不至于糊涂至此。所以,不排除哈梅内伊或由于种种原因,很大程度上无法有效理事的可能性。或者说,对外政策如此反常的伊朗,其内部,包括哈梅内伊本人,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

 

以色列方面的要求,特朗普政府会答应呢?还是会答应呢?还是会答应呢?

 

话说,如果美国选择了沙特,还会选择伊朗吗?当美国选择沙特后,伊朗对美国的价值,相当于中美关系中,印度对美国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中美关系缓和了,美国还会理睬印度吗?就算心里在乎伊朗,表面也会表现出不在乎伊朗,万一因为伊朗的原因导致美沙关系缓和出现什么变数呢,岂不是得不偿失?

 

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放在沙特,主要目的是赢得内斗的主动权。其亲近沙特而疏远以色列本质上是美以演的一出双簧。至少特朗普政府目前没有资本彻底得罪以色列。现在问题来了,对以色列来说,配合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沙特的双簧演了,以色列有什么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在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美国更不可能选择伊朗。伊朗当局选在这个时候对美国“下跪”,岂不是昏了头?此前,很多人调侃特朗普第二任期组成的政府是“草台班子”,如今看,伊朗佩泽希齐杨政府更像是“草台班子”。如此的伊朗,谁敢带你玩,谁敢与你玩?

 

恐怕就算特朗普政府,面对这样一个伊朗政府也要提防三分,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于是,讽刺的一幕上演了,对于“真心诚意”投降的伊朗政府,特朗普也没敢“照单全收”——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表示,伊朗已经同意了有关核问题协议的部分条件,他将敦促伊朗在不获得核武器的情况下达成协议。特朗普表示,美国正在与伊朗进行认真的谈判以实现长期和平,“我相信我们已接近达成协议。”

 

特朗普用了“接近”这个词,至于有多接近,或者说距离正式达成协议还差什么,特朗普也表达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伊朗在不获得核武器的情况下达成协议”。也就是说,伊朗政府所谓“德黑兰可能会同意永远不发展核武器,放弃库存的高浓缩铀,并允许核查人员进入核设施,以及其他措施”并不足以让特朗普,或者特朗普现阶段必须“有求必应”的以色列彻底放心。唯一能够让他们放心的是,伊朗政府要采取的措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4月27日的国家安全会议上说得很清楚了——要求国际社会全面解除伊朗弹道导弹研发能力、终止所有铀浓缩活动、建立永久性核查机制。只有将伊朗核能力降至利比亚2003年弃核时的水平,才能防止其在不同政府更迭时重启核计划。

 

对此我们不禁想问,以色列方面的要求,特朗普政府会答应呢?还是会答应呢?还是会答应呢?问题在于,如果伊朗真的这样干了,彻底“自废武功”,那么俄罗斯在伊朗的核商业利益怎么办?

 

围绕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沙特,特朗普政府和内塔尼亚胡政府可谓各有考量,夹在其中的伊朗当局选择此时投降,则显得格外愚蠢

 

大家知道,与伊朗就核问题进行合作的原本是欧洲,在“欧美合流”后逐步退出,俄罗斯取而代之。由于其中蕴含有大量的商业利益,所以在2015年俄罗斯急切地伙同西方逼着伊朗签署“伊核协议”。从那之后,伊朗将储存的低浓缩铀运往俄罗斯,作为其履行伊核协议承诺的一部分。

 

如果伊朗当局是这副样子,出于对投资安全的担忧,中国恐怕在投资伊朗的问题上会更加慎重。

 

至于如何把沙特和以色列结合起来,那就是特朗普政府重提“亚伯拉罕协议”的原因所在。在特朗普看来,只要沙特和以色列能够实现建交,那么同时选择沙特和以色列就有了“绝好的结合点”。所谓“绝好的结合点”,在特朗普政府看来,如此既可以解决以色列在安全层面的困境,也可以解决以色列在经济层面的麻烦。这既涉及以色列的生存问题,更涉及以色列的发展问题。

 

不过在以色列看来,“亚伯拉罕协议”所描绘的场景虽然美好,但似乎并不现实。一方面,美国的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已日薄西山;另一方面,特朗普的任期只有4年,现在如此对以色列百依百顺还不是为了更好掌握内斗的主动权,其核心是尽可能实现特朗普和“特朗普们”的一己私利最大化。

 

所以,“亚伯拉罕协议”不过是特朗普政府给以色列画的“饼”而已。之所以以色列愿意配合特朗普演戏,就是因为以色列希望从中得到好处,而这个好处绝不是什么“亚伯拉罕协议”,而是实实在在的领土扩张,内塔尼亚胡成为“大以色列”的“国父”,防止清算,摆平内部。再不济,也要把以色列的死敌——伊朗,彻底“绝育”。所以,在这个当口伊朗当局选择投降美国,恐怕就不能用单纯的“不明智”去形容了,而是蠢不可及。

 

只有这样,特朗普才能以“金融教主、金钱教主”的身份率领“特朗普们”赢得内斗

 

此前我们也说了,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沙特的问题上,某种意义上说,基于各取所需,更多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中美也在演一出双簧。

 

基于此,在我们看来,库克的苹果是否前往中东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马斯克的特斯拉,黄仁勋的英伟达,以及金融投资领域的先锋领航、贝莱德和黑石。看样子,特朗普政府打算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榜样,建设“美国版丝绸之路”。摆出一副要与中国公开竞争的架势。

 

但在我们看来,这一姿态更多是表面现象。核心就在于,为什么无论是美国仅存的制造业,如,电动车,芯片等,还是美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金融服务业,如,贝莱德、先锋领航、黑石等纷纷前往中东寻求出路而不留在美国本土?道理很简单,美国本土有“太多的没有”,比如,基建落后,人才匮乏,制造业萎缩,配件短缺等等,尤其是没有市场。总之,看不到生存的可能,更没有发展前景。而鉴于目前中美关系的现状,他们至少现在无法做到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于是,选来选去,便选中了沙特,中东这个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蓝图中的关键节点。

 

以英伟达为例,如果未来其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中国市场。也就是说,尽管随着DeepSeek与华为的深度融合,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极不确定性,英伟达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变得很困难,但又不能不介入中国市场,于是便选择了沙特,通过与沙特就AI技术及应用的合作,谋求与中国AI技术及应用的合作,比如,有朝一日,通过适配DeepSeek,为自己寻出路。

 

至于贝莱德、先锋领航、黑石等金融投资集团,他们更在乎哪里有“好故事”,而在沙特,在中东,这里不仅有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有“美国版丝绸之路”的蓝图,还有比这里更适合未来做投资资本运营的地方吗?

 

他们完全可以宣传称,中东发现了“第二油田”,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投资前景的地方之一,在这个“油田中”,不仅可以挖到黄金,还可以挖到比特币、稳定币,甚至“X币”。这里将是未来“红巨星”升起的地方。只有这样,特朗普才能以“金融教主、金钱教主”的身份率领“特朗普们”赢得内斗。但这其中有一个核心前提,那就是引入“中国元素”。或者说,特朗普和“特朗普们”的故事才能讲下去,别人才愿意相信。

 




原创文章,作者:erfe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antangguilai.com/zhengnengliang/81/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