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评论:如何从高、低不同层面理解,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沙特,尽管有利于维稳美国中东政策,但已颠覆美国全球战略|2025-05-17

如何从高、低不同层面理解,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沙特,尽管有利于维稳美国中东政策,但已颠覆美国全球战略

【新闻报道】

 

5月15日,据媒体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于当地时间13日晚,在一档法国电视特别节目中表示,他愿意就在其他欧洲国家部署携带核武器的法国战机“开启讨论”。马克龙说,将在数月内公布上述讨论的“非常具体”框架。

 

【讨论纪要】

 

此外,这次访问或也坐实了一件事:身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已彻底将美国全球战略抛于脑后

 

5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沙特利雅得,开启了其第二任期的首次中东外交之旅。沙特王储萨勒曼亲自到机场迎接特朗普,所有高规格阵仗一应俱全。从战斗机护航到皇家紫毯,再到王室马队,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对“特殊客人”的重视。而2022年拜登访问沙特时,只有一位省长接机,场面冷冷清清。如此鲜明的对比,令白宫方面非常满意,亲共和党媒体在报道中还配上了熟悉的“特朗普战歌”。美媒体更是将其称之为“给予美国总统的罕见荣誉”。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沙特的背后,事实真相或远远没有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光鲜亮丽。

 

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的这次访问,首先着眼于美国内斗,着眼于如何助力自己所在的小集团可以获得更大利益。此外,这次访问或也坐实了一件事:身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已彻底将美国全球战略抛于脑后。

 

无论是基于传统安全层面的策动本轮印巴冲突,还是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的“现阶段关税战”,特朗普政府的讹诈均已惨败告一段落

 

在特朗普上台之初,我们就其全球战略曾做过一幅简单扼要的画像。注意,我们说的是“特朗普的全球战略”,而不是“美国的全球战略”。或者说,是基于特朗普和“特朗普们”之一己私利的全球战略,而非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全球战略。

 

所谓“特朗普的全球战略”就是,基于“远交近攻,合纵连横”,表面上,以所谓“吞并格陵兰岛、加拿大,占领巴拿马运河”等为标志,搞战略扩张;实际上,则是搞战略收缩。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用“美国霸权,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等理念对自己以及“特朗普们”进行精心“包装”。但在国际社会看来,以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之相关表述为典型代表,早已看清,特朗普和“特朗普们”搞的这一套的本质就是“讹诈”。

 

以中国官方公布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为标志,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一月有余的“本阶段关税战”以惨败告终。5月12日,某美国知名媒体刊发社论“特朗普关税大撤退”,直言美国总统挑起的贸易战已经失败,与中国达成的协议更像是特朗普的投降。

 

在传统安全层面,特朗普政府企图威逼利诱印度莫迪政府,共谋挑起本轮印巴冲突对国际社会施压,结果被巴基斯坦方面击败。尽管特朗普政府这样做看上去像是在继续推动“战略扩张”但全球都知道,首先在军事科技方面,美国不是中国的对手。当印度空军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惨遭巴军“歼-10CE”吊打后,本轮印巴冲突的走向在特朗普面前显得空前残酷:要么本轮印巴冲突全面升级;要么这场冲突以印度彻底失败告终。而这都不是特朗普想要的结果。

 

特朗普很清楚,一旦本轮印巴冲突彻底失控,第一个饶不了他的就是华尔街,除非特朗普下定决心梭哈一把,无论是瞄着印度,还是瞄着波斯湾,其对内对外同时施展“战略摊牌性质的极限讹诈”,也就是目的是战略摊牌,手段是极限讹诈,以图基于全球局势层面伺机浑水摸鱼(注:不是极限讹诈性质的战略摊牌,注意区别)。但从特朗普政府在瑞士日内瓦的表现来看,显然他并未能够下决心这样做豪赌一把。在我们看来,如果特朗普这样做了,也许等不到他的第二任期结束,美利坚合众国就成了历史。

 

此前我们就本次巴方的“断电”反击打过一个比方:“断电”之举,可谓是打中了“印度利益”的七寸。以“断电”反击“印度断水”,一如中国历史上的“官渡之战”与“夜袭乌巢”。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很多银行的业务是外包给印度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断电”不仅断的是印度的电,更是断的华尔街的电。于是,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紧急对本轮印巴冲突进行所谓“调停”,以图在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之前,尽量止损。

 

以本次沙特之行为标志,特朗普实际上已经将“表面上搞战略扩张,实际上搞战略收缩”这一点坐实

 

也许有网友会问,明明中东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特朗普本次出访沙特客观上也有利于维稳美国中东政策,既然如此,为什么说特朗普已经彻底将美国全球战略抛于脑后?

 

特朗普道自己没有实力了,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但特朗普是商人出身,我们说特普政府表面上搞战略扩张,实际上在搞战略收缩,但特朗普本人是绝不会承认的:首先,他会把自己包装成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在搞战略扩张;其次,以本次沙特之行为标志,特朗普实际上已经将“表面上搞战略扩张,实际上搞战略收缩”这一点坐实了。

 

至于美国全球战略,一般情况下,是一个从属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政治概念,但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后,美国全球战略史无前例地首先要服务于特朗普本人和其所在的小集团的利益。也就是说,如果所谓的美国全球战略有助于特朗普和“特朗普们”更好地掌握内斗的主动权,那就顺着去做,否则,就将其抛之脑后。

 

随着特朗普政府在日内瓦被迫和中国签下“城下之盟”以及被迫调停印巴冲突(包括整个西方基于军事层面的测试,他们是海盗的后代,害怕的就是狠人,害怕的就是拳头。也是因为印巴冲突,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更为紧密的靠向中国,再次极大鼓舞了中东人民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进程,要知道,特朗普这次是去求沙特的),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沙特随之开始。显然,他们急于将于中国签下的“城下之盟”立刻变现。美国各界“大佬”趋之若鹜跟随特朗普前往沙特,明显是2023年年底,贝莱德、摩根大通、高盛等一众资本巨鳄齐聚沙特第七届未来投资倡议峰会的后续发展。

 

当时,中国和沙特正在开展大量经济合作项目,比如,沙特的“未来之城”。所以,在他们看来,赚钱永远是第一位的。只要不妨碍其赚钱,是敌人也不是敌人。否则,不是敌人也是敌人。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四处下注”,甚至我们当时评估,不排除他们下注,实在不行就玩“中东全面破局”(补充一下细节)的可能性。

 

更为讽刺的是,作为美国传统意义上最主要的盟友——欧盟,被特朗普几乎玩成了美国的敌人,这一点我们稍后做详细讨论。而美国的敌人,俄罗斯,基于“两桌儿麻将”,成为美国的“对家”。而中国,正在和美国玩一出各取所需的双簧:既然美方有意通过沙特“曲线”松一松套在其脖子上的“稀土绞索”,中国在沙特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美方就请闭嘴保持沉默。

 

 特朗普虽然未能实现访华,但当中美达成协议的消息传出后,美国的主要盟友们,如,欧盟,日本立刻心头一紧!

 

特朗普第二任期将首访放在沙特,说明中美之间还有很多事情未能敲定。于是双方就加征关税问题暂停90天,这就是中美双方基于各取所取的层面演了一出双簧的微妙之处。此前我们还讨论了一个细节,中美之间关税还有10%在维持,首先一点就是美方要借此维持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盟友们继续加关税,比如,欧盟,日本等。至于接下来将火力集中在谁身上,美国将选择一个。中国当然不会说让美国选哪一个,美国爱选哪个选哪个。但美国无论选哪一个都想拿来和中国继续交易。

 

特朗普虽然未能实现访华,但当中美达成协议的消息传出后,美国的主要盟友们,如,欧盟,日本立刻心头一紧!他们知道,6月份美国国债集中到期,美国要开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正式的公开印钞,是一个硬指标。现在美国既然和中国“谈好了”,接下来必然拿我们中的哪个开刀,逼我们出钱买美国国债。

 

日本极右政府非常鸡贼,立刻声明日本政府在非常困难的管控“民间人士”去钓鱼岛闹事儿。以示日本无意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中国。对欧盟来说,中国是不是这样干,不知道,但他们知道美国一定会这样干。在这方面,欧美是同一个文化,同一个思维:打得赢就抢,打不赢就出卖队友。好在近段时间,总体上中欧关系氛围还算可以。

 

中美演双簧,那是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的,是基于各取所需层面的。对此,日本,俄罗斯,尤其是欧洲希望你们不要理解错误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欧盟是美元的最大海外市场,体量更大,而且欧盟比日本更难控制。特朗普知道,在乌克兰问题上,在中东问题上不断给美国制造麻烦,设置难题。所以,在我们看来,特朗普这“第一口”恐怕就咬向欧盟。而套用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桥段来形容特朗普心中的盘算就是“吃欧盟,夹日本,再看着其他人”。

 

这里所谓的“吃”如果落在具体事情上就是美国6月份国债集中到期这件事,说白了就是钱的事情。特朗普也知道,找俄罗斯没用,俄罗斯没钱,只能去找日本或欧洲。通过上面我们一系列的讨论,大家不难看出,欧盟内心清楚,这次自己是被美国盯上了。

 

为了更好地展开讨论,我们来看两则新闻报道。

 

5月1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辉瑞门”诉讼中败诉。欧盟法院14日裁定,欧盟委员会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拒绝公布冯德莱恩与辉瑞CEO之间的通信记录,但欧盟委员会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来证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5月15日,随着马尼拉建立一系列联盟以巩固其在南海与中国长期争端中的地位,德国和菲律宾已同意加强防务关系并促进联合活动。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欧盟开始反击,证明自己手上也有牌,自己不是砧板上的鱼肉。美国可以和中国缓和,为什么欧盟不可以?至于德国和菲律宾签订的这个协议,不过是一种要筹码的“玩法”,且与菲律律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后续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欧盟到底放不放杜特尔特,如何放的问题。当然,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还要和菲律宾拉上关系,这样这个筹码才能灵活地使用。

 

在中国看来,欧洲这样玩是不合适的。但在欧洲看来,之所以美国冲着他来,至少美国和中国事先是通过气的。否则美国怎么不冲着日本去?这个心态和俄罗斯看中国一定会“图强必霸”非常类似。至于中美演双簧,那是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的,是基于各取所需层面的。对此,日本,俄罗斯,尤其是欧洲希望你们不要理解错误。不要上了美国人挑拨离间的奸计,这不,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在“中美或围绕台湾问题做了大交易”这个话题四处炒作宣传了——5月12日在谈到近期举行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时,突然提出谈判成果将有利于“统一与和平”,引发外界对会谈可能涉及台海和平与两岸关系的猜测。这是特朗普玩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主要手段之一。类似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抹书间韩遂”。有趣的是,就在特朗普这样说后,很多网友第一时间就问出了一个问题:中美围绕台湾问题是否做了交易?

 

中美之间的对峙现在似乎变为欧美之间的对峙,这是典型的西方内部的窝里斗,更是特朗普之全球战略——表面战略扩张,实际上战略收缩的具体表现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5月15日,俄罗斯与乌克兰计划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直接谈判。这也将是2022年3月以来,两国首次直接对话。然而,俄方公布参会代表团名单上没有普京。随后,美方表示特朗普也不去了。这场会谈俨然变成了泽连斯基的“独角戏”。

 

现在美国有条件,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二选一了。现在来看,美国似乎要把欧盟这个葫芦按下去了,以便和俄罗斯更好地去谈乌克兰问题。如果是这样,普京怎么能不拽起来?在俄罗斯看来,现在你和中国只是阶段性缓和,特朗普去不了北京只能去沙特,你又在对欧关系,对俄关系中选择了俄罗斯,不提条件真的对不起你如此看重我。在我们看来,俄罗斯追加的条件,恐怕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就是,美国打算如何让俄罗斯有效重返叙利亚。这个问题美方不给一个说法,恐怕乌克兰问题是不好谈的。当然,还有欧洲反复强调“必须”,俄罗斯也反复强调“绝不答应”的“欧洲驻军乌克兰”问题,其实质是欧洲强烈要求加入瓜分乌克兰利益,拒绝接受俄美将欧洲甩在一边。

 

在俄罗斯看来,做得到做不到首先是美国的事情,俄罗斯不急,可以等。至于谁急,谁知道。无奈之下,美国只能通过把泽连斯基押到了土耳其表决心,但似乎于事无补,这或是之前说好的双方在土耳其谈乌克兰问题中途变卦的主要原因。因为欧洲反击了。

 

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14日说,乌克兰加入欧盟比加入北约更加可行,欧盟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在我们看来,这是美国通过波兰在向欧盟喊话:驻军的事情不要再提了,我现在有急事要办,不要捣乱!

 

但在欧洲看来,俄美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必然损害欧盟的利益。也就是说,瓜分乌克兰你将欧洲甩在一边,你自己去包装金边债券炒股赚钱。中东那边以色列胡作非为,欧洲想要进一步介入叙利亚局势后续发展困难重重。现在,美国还逼欧洲出钱买美国国债,简直欺人太甚!

 

恰在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到一则新闻报道。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当地时间13日晚,在一档法国电视特别节目中表示,他愿意就在其他欧洲国家部署携带核武器的法国战机“开启讨论”。马克龙说,将在数月内公布上述讨论的“非常具体”框架。

 

在我们看来,马克龙说的话很重,意思是,考虑欧美军事脱钩,北约不要了,欧洲永不为奴!什么美国国债,不过是一个说法,包括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内,都是在吸欧洲的血。

 

讨论到这里,我们不妨插一句。此前中美之间的对峙现在似乎变为欧美之间的对峙,这是典型的西方内部的窝里斗,更是特朗普之全球战略——表面战略扩张,实际上战略收缩的具体表现。原来西方世界的盟主——美国,在公开大吃、特吃自己最大的传统盟友——欧盟。从这一点也能看出,美国的全球战略显然正在快速崩塌之中。

 

如果欧盟不想等死,恐怕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政治上远离美国,经济靠向中国,而且动作要快!

 

欧洲能指望谁呢?恐怕只有中国。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德国和菲律宾近期相关互动的这个新闻报道。

 

杜特尔特是美国送的筹码,是双刃剑,所以,要打好这个牌,首先要强调这张牌的重要性。当然,在德国与菲律宾签署防务协议的问题上,我们在口头上会说类似,关切、注意这样的话。同时也会提醒美国,你们这样窝里斗,你还顶得住吗?

 

当然,话说回来,菲律宾这张牌欧洲怎么玩,还是要看美国最后怎么玩,且和中美关税90天暂停期密切相关。有趣的是,菲律宾的参议员选举又搞成了类似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弹劾案的那个模式,玩出了所谓“关键少数”(注:杜特尔特派5票,小马科斯派5票,阿基诺派2票,既说明了他们做事的风格很龌龊,也说明他们只注重细节,而不注重大局,如果中美真的在台湾问题上做了什么交易,那菲律宾的问题上海搞这个小把戏有什么意义?这就是自己戳破了之前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造谣),这就是变数。当然,我们会紧盯这件事。如果美国后面反悔,那我们也反悔,你变脸,我们也变脸。反复是美国人的权利,但时间却一去不复返。

 

严格意义上说,欧洲手上没有什么牌,所以很珍惜菲律宾这个牌。在俄罗斯看来,既然欧美之间没有谈好,普京也就没有必要前往土耳其了,何况俄罗斯有效重返叙利亚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没谱,就算去了,签字了,又能怎样?反正无法落实。

 

5月14日,援引外交官的话报道称,欧盟准备在几周内对从乌克兰进口的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

 

显然,欧洲通过这个动作向美国发出信号:其有能力搅局,无论是基于传统安全层面,还是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欧盟都有对美国反击的途径。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俄美将欧洲撇在一边瓜分乌克兰,绝不答应!当然,欧洲说的话到底有没有分量,在我们看来,恐怕还在于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所以,欧洲无论从传统安全层面,还是从非传统安全层面发出的信号,说到底只有一句话:不要欺人太甚,否则我就去“投八路”!

 

在这里也不得不说一句,欧盟有些事情做得并不高明,想要成为旗手,但最后好像将自己玩上了菜单,所以,如果欧盟不想等死,恐怕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政治上远离美国,经济靠向中国,而且动作要快!

 

特朗普的确已经将原来传统意义上的西方世界颠覆了,什么北约,什么G7,似乎随时都可能成为历史概念

 

我们注意到,在本周所谓的“哥本哈根民主峰会”前夕,北约前秘书长安德斯・福格・拉斯穆森将“炮口”瞄准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政客”新闻网5月12日报道,拉斯穆森在接受采访时猛批特朗普“显著削弱了”西方联盟,美国退出了“自由世界领导者角色”,这可能会迫使欧盟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西兰成立新的国家集团“D7”,以“抵御来自中国或美国的胁迫”。

 

从以上新闻报道中大家也不难看出,特朗普的确已经将原来传统意义上的西方世界颠覆了,什么北约,什么G7,似乎随时都可能成为历史概念。此外,从此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全球战略的确是表面上搞战略扩张,而实际上则在战略收缩。

 

话说,二战结束的时候,作为新兴的西方世界领袖,美国第一个想的不是带领西方世界击败苏联,而伙同苏联将西方旧有势力铲出,将“老欧洲”的残余势力吃干净,于是就有了当年美苏通过讨论印度到底应该姓资,还是姓社,瓜分英国印度殖民地的那档子事。

 

此类事情还有后来的美苏瓜分埃及,赶走英法。面对美苏将英国撇在一边瓜分印度殖民地,气不过的英国索性从中使坏,将英国印度殖民地一分为二,也就有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并在后续国际局势的发展中给美苏埋下一串“地雷”。在我们看来,今天欧盟的心态恐怕很像当年的英国。所以,在俄罗斯看来,欧美先把你们自己之间的烂账搞清楚了再说。

 

 

5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利雅得举行的美国与波斯湾国家峰会开幕式上表示,美国寻求与叙利亚新政府的关系正常化。

 

在我们看来,没有沙特从中牵线搭桥,特朗普政府恐怕不好说和叙利亚新政府关系正常化这样的话。换言之,现在,美国要借沙特日益增加在中东的影响力继续维持在叙利亚的存在。

 

在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美国和沙特关系得以巩固的情况下,美国向俄罗斯也发出明确信号:俄罗斯不来就算了,我自己可以处理叙利亚问题,让美国的影响力继续留在中东。乌克兰协议你爱签不签,这是敲打。同时也告诉欧盟,叙利亚,我美国不来不去就在这里。但明眼人都看懂了,美国人所谓的“我自己能行”,说白了,依靠与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巩固,尤其是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背后的中国,之间的关系阶段性改善。

 

对特朗普来说,和叙利亚新政府关系正常化,虽然可以搞出点外交成绩,但如果土耳其、欧盟从中使坏,叙利亚局势后续发展不妙怎么办?这里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平衡与沙特以及以色列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如何权衡美国外政(巩固与沙特的关系,进而谋求中美关系进一步缓和)和内政(赢得美国内部支持内塔尼亚胡那部分资本势力的青睐)如何最大限度有利于赢得内斗。在我们看来,这或是特朗普重提《亚伯拉罕协议》的主要原因。

 

2020年9月15日(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间),以色列和阿联酋、巴林在美国白宫签署了一项被称为改变中东格局的历史性和平协议——《亚伯拉罕协议》。阿联酋和巴林成为海湾地区率先公开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国家。此后,三国扩大了经济和民间上的交流,军事关系也日益密切。

 

不难看出,《亚伯拉罕协议》中对特朗普今天的中东之行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以色列和沙特建交,只要能实现这一点,特朗普就不用在沙特和以色列之间做选择了,当然,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在今天,以色列继续在加沙地带杀人放火,横行霸道的背景下,沙特如何能与以色列建交?恐怕真实的情况是——忽悠,先把局面忽悠到6月再说。或者说,在特朗普政府集中解决6月国债集中到期之前,能够暂时稳住中东局势就行,管他是真是假,以后如何。只要这种气氛得以维持,某种意义上说,拜登政府临下台前给其挖的“坑”就算是填上了一半。

 

警告印度当局,不要敬酒不吃罚酒!

 

5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印度外交部日前发表声明称,印度反对中国对藏南地区(印方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多处地点进行重新命名。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资料图。中国政府对藏南地区部分地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这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之前结合标注俄远东地区8个地名须同时标注上原先中国名称我们提醒俄罗斯,至少在蒙古问题上,也就是帮助中蒙关系发展的问题上不要掺沙子。

 

这次也是类似提醒和警告印度。因为印度目前一边在吹牛,另一边又在恐吓巴基斯坦,再发生任何恐怖袭击事件都会导致战争,也就是威胁巴基斯坦随时再开战。如果以后印度再欺负巴基斯坦,那我们就东面的文章西面做。现在,孟加拉和尼泊尔就看着中国,对印度早就不满。只要中国默认,他们一会予以配合对印度施加压力,比如,阿萨姆地区的印度五个邦。做文章的地方之一就是西里古里走廊。

 

印度刚刚被巴基斯坦打败,所以也害怕。虽然有所反应,但较为低调。这是军事上对巴基斯坦强力支持的另一个具体表现,当然,政治上我们还是相对隐晦,总体上仍然是中立且偏向巴基斯坦。中国虽然态度有所进一步明确,但从不明确表示。巴基斯坦的态度有多坚定,我们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就有多坚定。至于印度,就是一句话:不要敬酒不吃罚酒!

 

当然,我们现在还要抓主要矛盾,毕竟美帝还在。需要补充的是,这场印巴冲突把西方都打醒了。这是PLA几百年以来,第一次定义了现代战争,美帝都靠边站,俄罗斯连站过来的资格都没有,印度什么都不是。当然,还有拉达克的旧账以后一定要算。

 




原创文章,作者:erfe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antangguilai.com/zhengnengliang/75/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