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小队:eSIM与未来!|2025-07-09

据相关消息,在暂停两年之后,我国三大运营商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开放eSIM业务的办理,可以说,这对于科技圈而言不啻于惊天震撼!为什么呢?因为随着eSIM业务的开放与普及,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真正的万物互联时代终于要到来了!但为什么eSIM业务在之前的两年里被按下暂停键,现在又突然开放,想必大多数人是完全不了解的…甚至很多人连eSIM是个啥,到底有啥用,以及有什么意义都丝毫不懂。因此,在管理兔的多次催更下,我就以《eSIM与未来》为题,借着这次开放的消息,给大家讲一讲其中的玄机。

    所谓eSIM,全称为Embedded-SIM,即嵌入式SIM卡。与传统插拔式的SIM卡不同,eSIM可以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eSIM可以将卡号等用户信息直接载入设备内部。说通俗一点,eSIM就是电子化的SIM卡,是一个数据文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到移动终端。有了它,各种电子终端就能连接上网,接拨电话、发短信等,功能上和普通SIM卡无异。而且eSIM技术也不是什么先进的技术…早在2011年的时候,苹果就申请过虚拟SIM卡的专利,这一专利可以让用户无需使用SIM卡就可以直接访问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同时由于不需要使用SIM卡,苹果的各种设备在设计上可以变得更薄更美观。在2014年的时候,苹果推出“Apple SIM”,其实就是后来的eSIM,不过直到2018年的时候,苹果才将这一技术正式写入系统固件,并随后同产品一起发布。

    而我国eSIM技术的普及,最早是源自于某物联网体系的打造,这个…具体的就不说那么明白了,反正从时间上来说,基本上是跟苹果推出“Apple SIM”是同一时间。换句话说,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其实就已经在研究物联网体系了…eSIM技术正式在我国普及是在2018年,当时联通率先试点,支持苹果手表的“一号双终端”,覆盖12省市。至2023年初,我国eSIM用户达362万,不过其中九成以上是智能手表用户。但到了2023年,三大运营商先后发布公告,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暂停受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及独立eSIM卡办理申请。彼时已办理的用户虽可继续使用,但取消后便无法再次办理,eSIM技术在我国可以说是戛然而止。那为什么戛然而止呢?这就要从eSIM技术的优缺点说起了,客观的说,eSIM技术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但缺点或者说弊端同样明显。

    先说优点,首先是用户体验方面,使用eSIM业务的用户,更换设备时无需反复插拔卡针,更换运营商更可以在线操作,实现“无感切换”。而且eSIM技术的多号存储功能可以打破了双卡双待的限制,一部设备可同时存储多个不同运营商的号码,并通过软件自由切换。然后是国际漫游方面,eSIM业务精准破解了出国后用网难的困境,用户仅需连接无线网络,在线购买当地的流量套餐就可以畅享使用。入境落地就能自动接入网络,成本远低于传统的国际漫游,更不用麻烦的去办当地的SIM卡。最后是硬件设计及技术发展方面,eSIM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取消SIM卡槽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增强设备防水性、降低厚度或扩容电池,“一号多终端”的无缝协同又可以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梦想,简直不要太美好!试想一下,你只需要申请一个eSIM业务,就能够在所有的个人家庭电子设备上通用,这能不省心省事令人愉快么?

    当然,eSIM技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缺点同样明显。而且,正是因为彼时eSIM技术无法弥补的缺点,我国才不得不紧急叫停eSIM技术的普及。那eSIM技术都有哪些缺点呢?首先是冲击传统的运营商生态,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携号转网需要复杂的手续,甚至还有各种套路,但eSIM技术可以让用户“手机上点几下分分钟换运营商”,直接加剧市场竞争压力。当然,在技术发展层面来说,商业竞争都要先往后稍一稍,但棘手的是,“一号多终端”场景让计费成为难题,运营商现有的计费体系根本就算不明白,也算不过来,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钻空子,同时让用户和运营商都产生了巨大的损失。而最要命的是,eSIM技术的便利性被不法分子利用,它们使用假身份信息批量注册eSIM号码并用于网络诈骗。没错,当年面北的那群家伙就是这么干的,所以出于保护民众切身利益的需求,才必须对eSIM业务按下暂停键。

    而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业内才知晓的原因…那就是在2023年的时候,随着eSIM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相关的芯片技术突破和芯片产能却没有跟上…说白了,就是eSIM技术广大的市场需求同我国自研自产芯片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而如果当时要市场而不顾芯片的话,那么对我国的万物互联远景规划而言是存在极大风险的…用了别人家的芯片,再加上eSIM技术的加持,很难保证关键时刻不会出现后来黎巴嫩寻呼机事件的悲剧,所以宁可暂时放弃市场,晚几年再发展,也绝不能把关键的安全问题给抛之脑后。从后来所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来看,当年的暂停之举,确实是明智的决断…毕竟生态一但建成,市场一但稳定,再想更改可就千难万难了…蛰伏,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暂停,是为了以后冲击更高的山峰。而历经2年之后,我国此次eSIM业务重启,也绝非简单恢复,而是构筑了更严密的安全与管理体系。

    在防控端,实名认证已经完成质的升级的技术要求严格执行“身份证+人脸识别”双重认证,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实现“人证合一”从源头杜绝虚假注册,大幅提高犯罪成本,基本上很难再像之前那样简单复制信息,就可以肆意欺诈了同时,运营商后端体系也经历革命性重构经过2磨合,运营商计费与管理系统已攻克eSIM业务兼容性难题,特别是解决了一号多终端的计费困境。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我国目前已经突破了芯片技术的桎梏,不论是安全技术层面,还是产能供应层面,都为eSIM技术的普及铺就康庄大道…或者说,我国之所以重新开放eSIM业务,本身就证明了我国在芯片安全技术和产能供应上拥有无比的信心。没有这份信心,又怎么敢重启eSIM业务?没有这份自信,未来广袤的万物互联需求市场又如何牢牢的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因此,eSIM在我国“暂停”又“重启”的历程,本质是技术便利性与监管安全性博弈的缩影。而随着实名认证升级、5G网络协同及终端创新的发展,我国亦从“卡槽时代”迈入“芯片时代”。未来eSIM技术也将成为AIoT生态的核心连接枢纽,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光辉梦想!

图片

 

close

会员购买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在线支付
激活码



立即支付

我要打赏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




立即支付






原创文章,作者:erfe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antangguilai.com/zhengnengliang/145/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